
龙须草席是我县独有的世界级手工艺品,今年来,龙须草席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胡晓琴改变以往集中办厂制作的模式,将龙须草席编织的各个环节分到村级的手工艺人手里,不仅破解了人员集聚和场地限制的难题,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参与龙须草席的生产环节,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就业。
舜峰镇大岭村村民罗明发早年做过一段时间篾匠,有一定的编制技艺,为此,胡晓琴专程找到他为龙须草扇制作合格的木柄。
村民罗明发说:“买那个竹子,买回来就要劈,劈了就煮,煮了就刨,刨了就装在扇子里,一个月可以做百多把。”
如今,每隔一段时间,胡晓琴都会来到合作的手工艺人家中,给他们送去加工龙须草制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并从他们手中收购已经完成的半成品,用于下一个环节的加工。
村民邝春兰说:“一个月那个1.8至2.0米的做两床,一床是一千多块,一个月是两千多块的样子。”
在以往,一件龙须草手工制品需要手工艺人花上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十多道工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龙须草席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胡晓琴将每一道工序分包给不同的手工艺人制作后,让善编者织、手巧者拼接完善,提升了龙须草席的质量。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传承人胡晓琴说:“现在我们就是分给大家把材料带回家编,他们在家里编的话,那些邻居、那些妇女看到他们在编,都会主动在他们那去学,学完以后再到我这边来,再通过编织出来的产品,我看质量,如果可以通过了他们都可以领材料带回去做,还有一些老一点的(妇女)坐车不方便的,我都会上门送材料,去收成品回来。”
如今,龙须草席制作的采集煮晒、加工择草、编织等不同工序都有固定人负责,并拓展出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不仅在每个工序上得到了把关,具体工序专人负责的模式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到龙须草席的编织中来。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传承人胡晓琴说:“现在一个月也可以拿到两三千块钱。在家里做的话,他们也可以照顾到家里、小孩子、老人,照顾到家庭,在家里就可以创收,自己有能力有一份工作。”
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相信分工制作的模式,会让临武龙须草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湘超!最新赛程→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2天!“郴”风而上 “郴”霸四方!
传习录丨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海报“郴”霸全场,势不可挡!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0日)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3天!郴州山水画 一脚世界波!
今日辟谣(2025年9月9日)
“湘超”郴州主场首战今天下午2:18开票!大家快抢!
下载APP
分享到